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攻略 > 正文

安史之乱后,唐玄宗为何会处死杨贵妃,杨贵妃死后被葬在哪里?

简介天宝十四年底,身兼范阳、平卢和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联合卢龙节度使史思明,一同反叛唐王朝。为了增加胜算,安禄山还联络了契丹、突厥等少数民族,组成了号称20万的大军,以“奉诏讨伐杨国忠”为名,在范阳起兵造反。由于唐玄宗统治后期的混乱,唐朝国...

天宝十四年底,身兼范阳、平卢和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联合卢龙节度使史思明,一同反叛唐王朝。为了增加胜算,安禄山还联络了契丹、突厥等少数民族,组成了号称20万的大军,以“奉诏讨伐杨国忠”为名,在范阳起兵造反。

安史之乱后,唐玄宗为何会处死杨贵妃,杨贵妃死后被葬在哪里?

由于唐玄宗统治后期的混乱,唐朝国内的局势已经是江河日下。短时间内,安禄山的叛军就连克连捷,取得了相当的军事成果。河北、河南等地很快被叛军完全掌控,山东、山西的大片土地也很快失陷。

眼见,战火已经蔓延到了陕西境内,唐朝的都城长安也变得岌岌可危。

老迈的唐玄宗,一看形势不对头,慌慌张张要求“御驾亲征”,于天宝十五年六月,仓皇率领杨贵妃、杨国忠等人,还有皇亲国戚和宠信宦官们,向着西南方“亲征”去了。对!我的确没有弄错,叛军从东北方杀奔而来,唐玄宗却朝着西南方亲征去了。

唐玄宗一行的逃难人员,仓皇赶到了马嵬驿,随从的将士们不满情绪已经无法控制,终于爆发了马嵬驿之变。

龙武大将军陈玄礼等人,长期以来就是太子的拥护者,他认为今天的乱局完全都是杨国忠造成的。今天的士兵哗变,实在是事出有因,必须杀掉杨国忠以稳定军心。同时,此举也可以去除安禄山叛军的“借口”,再也不需要他“清君侧”了。

此时的太子李亨,面对这种契机,依然犹豫不决,不知该如何处理。在陈玄礼的再三再四请求下,太子李亨终于站了出来,支持士兵们的诉求。

杨国忠在慌乱之下,自顾自地开始逃命,躲进了马嵬驿西门之内。随后,追上来的士兵们撕碎了杨国忠,将他的头颅挂出来示众。之后,愤怒的士兵又杀死了杨国忠的儿子杨暄和韩国夫人、秦国夫人。

最后,哗变的士兵又包围了唐玄宗的临时住所。

无奈之下,唐玄宗只得走出驿站,一面慰劳军士,一面表示永不追究。可士兵们并不领情,高喊要求惩处杨贵妃,对唐玄宗持续施压。

年轻时牛逼轰轰的唐玄宗,此刻算是败兴败到家了,毫无帝王的尊严可言。他一面哭,一面求,让士兵们不要杀杨贵妃,都是他自己的错。眼开不顶事,唐玄宗顺带还给自己下了一道《罪己诏》。而且,还公开宣读了自己下的罪己诏。

可惜,这招儿没啥效果。

不得已,唐玄宗只得让身边的太监高力士,把杨贵妃引到佛堂里面,用绳子将她勒死。可怜!这个白胖白胖的美女,就这样被活活勒死了,杨贵妃之后被就近安葬在吗马嵬驿附近。

在杨贵妃死后,陈玄礼等造反将领解甲向唐玄宗请罪。此刻的唐玄宗也看出来了,这些将领背后是太子李亨在支持,自己此刻根本不能把他们怎样。于是,他只能借坡下驴,说到:“众将皆无罪,为保大唐江山而有功。”

之后,唐玄宗继续向四川逃窜,而太子李亨则主动留下,准备抗击叛军。经永寿、平凉后一路北上灵武,在此作为前方指挥部平定叛乱。而唐玄宗则经扶风、陈仓、散关,一路南下直奔成都。唐玄宗最大的失误,就是不该在此时脱离自己的军队。

天宝十五年七月,太子李亨在部将的拥立下,于灵武宣布登基,史称唐肃宗。为了照顾老爹的情绪和面子,遥尊唐玄宗李隆基为太上皇。这样,唐玄宗这个皇帝不仅丢了爱人,还丢了皇位。

回答完毕。

欢迎关注:文史不假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这是唐朝著名诗人李商隐在《马嵬》一诗中对唐玄宗与杨贵妃爱情的无奈慨叹。提到我国古代的美人,杨贵妃绝对能够在人们的心目中占据一席之地,而她与唐玄宗的爱情也被后世津津乐道,不论是玄宗强夺儿媳,还是杨贵妃想吃荔枝使得“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这些典故都家喻户晓。

不过,唐玄宗在执政后期沉醉于和杨贵妃的恩爱生活,而导致荒废朝政,而他所信任和重用的安禄山趁机爆发兵变,史称“安史之乱”,在这场动乱下,唐玄宗带着杨贵妃仓皇**,又在半路遭遇兵变,最终不得不将杨贵妃赐死,但此时的大唐也开始由盛转衰,走向了倾覆。如同历史上许多其它争论众多的事件一样,有关杨贵妃的身死之地,人们也有着很多种不同的说法,那么,杨贵妃到底是死于何地呢?

天宝十四年(755),随着安禄山“清君侧”口号的提出,安史之乱正式爆发,第二年,唐玄宗向西南逃亡,准备前往有着天险之利的成都避难,然而,当他们来到位于今陕西省兴平市一带的马嵬坡时,变故却陡然发生了。

据《旧唐书》记载:“及潼关失守,从幸至马嵬,禁军大将陈玄礼密启太子,诛国忠父子。既而四军不散,玄宗遣力士宣问,对曰“贼本尚在”,盖指贵妃也。力士复奏,帝不获已,与妃诏,遂缢死于佛室。时年三十八,瘗于驿西道侧。”

唐玄宗一行人来到马嵬坡时,掌管禁军的陈玄礼将导致安史之乱爆发的罪魁祸首之一,奸臣杨国忠父子诛杀。这一举动实属正常,也在唐玄宗的接受范围内,于是他便没有发表态度,然而,陈玄礼却并没有让军队回到原处驻扎,而是陈列在了唐玄宗的面前。玄宗让高力士前去询问,却得到了乱贼还没有除尽的答复。

唐玄宗是个聪明的人,否则他也不会缔造“开元盛世”了,他很快意识到陈玄礼和兵士们要诛杀他宠爱的杨贵妃,为了平息动乱,玄宗只好忍痛将杨贵妃缢死在佛堂之中,并埋葬在驿站的西侧路旁。此外,在另一官修史书《资治通鉴》中,也有“上乃命力士引贵妃于佛堂,缢杀之”的记载,可见,杨贵妃很可能是被缢死在了马嵬坡旁的一处佛堂中。

不过,近代以来,一种有趣的说法流传甚广,说是杨贵妃并没有死,而是逃往了日本。中日两地都有学者认为,杨贵妃在马嵬坡事变中逃脱,先是逃往扬州,又随着遣唐使到了日本,并在那里受到了爱戴。在今天的日本山口县一带,还有着据说是杨贵妃葬身地的墓葬。

杨贵妃逃往日本,并死在他乡的可能性当然是几乎为零的,但这也体现了她受到了中外的广泛喜爱。至于杨贵妃的丧命之处,马嵬坡是受到各路史料广泛认可的答案。此外,人们还从杨贵妃的死因入手,提出过缢死、吞金而死、被乱军杀害等说法。

安史之乱虽说最终被平息,但是安史之乱依然拦腰斩断了大唐王朝的国运。安史之乱前后,大唐王朝的形象从天上跌落到地下。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都严重受挫,无力再恢复到战乱前的盛况!天宝14年,镇守范阳、平卢、河东的节度使安禄山率领燕地三镇兵马,再加上卢龙节度使史思明的兵马以及安禄山招来的北方突厥等游牧民族兵马,共计20万大军浩浩荡荡的以清君侧,奉密诏诛杀奸臣杨国忠为名。出兵攻打沿线各州郡,直逼东都洛阳和首都长安。

由于唐玄宗晚年时期贪图享乐、怠于朝政,宠信奸佞、听信谗言、好大喜功。因此庙堂之上缺少精明强干之人。反而尽是如杨国忠一般的溜须拍马之人。安禄山的大军从燕地出发之后便迅速跨越黄河。攻城略地如入无人之境,大军可谓是日进千里。出兵才月余便拿下了东都洛阳。

安禄山拿下东都洛阳之后便在此登基为帝,国号大燕。随后安禄山派遣大军浩浩荡荡直逼长安。由于洛阳与长安距离较近,且各路援军不敢与安禄山正面交锋及长安的守备都不足。长安很快也被攻下。一时之间首都长安和东都洛阳全部沦为安禄山的地盘。

在长安告急之时,年迈的皇帝唐玄宗李隆基便带着自己宠爱的贵妃杨玉环以及宠臣杨国忠准备逃往四川避难。由陈玄礼及统领下的龙武卫保护皇驾随行。太子李亨此时身兼天下兵马大元帅负责平定叛乱,也随父亲唐玄宗李隆基同行。

太子李亨乃是唐玄宗的第三子,此时已经做太子多年。而且太子李亨一直与奸相杨国忠不和,更是对于唐玄宗李隆基晚年所作所为多有意见。此次安史之乱名义上的起因又是因为杨国忠和杨贵妃而起。于是太子李亨便密谋手下说服龙武卫大将军陈宣礼与自己一同诛杀杨国忠父子,并且发动逼宫逼迫唐玄宗李隆基赐死杨贵妃。

当皇驾走到马崽坡之后,随驾唐玄宗李隆基身边的龙武卫在陈玄礼的率领下产生哗变。这些心中饱含怒火的侍卫们先杀死了杨国忠父子。随后龙武卫大将军陈玄礼率领侍卫们包围了唐玄宗李隆基的行宫。奏请太上皇李隆基杀死安史之乱的另外一个祸端杨贵妃。

面对士兵的哗变,面对咄咄逼人的形势,尽管唐玄宗李隆基心中一百个不情愿,不愿杀死宠妃杨玉环,但国将不国、社稷危难之际,年老体弱的唐玄宗李隆基也没有办法去平定叛乱。此时又流离失所,奔波在外,无处安身,身边原本就只有宠妃杨贵妃和宦官高力士与之为伴。但是士兵华便不杀死杨贵妃无法平息士兵的怨气,更无法摆平背后的太子计划。于是无奈之下的唐玄宗李隆基不得不赐死杨玉环,一代美人便就此香消玉损。

在唐玄宗李隆基杀死杨玉环之后,龙武卫大将军陈玄礼率领哗变的士兵纷纷卸甲,跪地请求唐玄宗李隆基宽恕自己的罪名。并没有进一步逼迫唐玄宗李隆基就范退位给太子李亨。唐玄宗李隆基也自知自己无力去惩处这些哗变的士兵。于是便宽恕了这些士兵和大将军陈玄礼。在马崽坡当地草草的下葬了杨贵妃。

原本跟随唐玄宗李隆基一同逃命的太子李亨在马崽坡事变之后,由于没有实现自己顺利继位的计划,龙武卫大将军陈玄礼也没有真正的跟自己一条心。而是继续效忠唐玄宗李隆基。于是太子李亨便以负责殿后为名,并没有跟随唐玄宗李隆基继续前行。转而率领亲信前往了自己培植了多年势力的陇西地区灵武。

随后不久太子李亨在灵武登基为帝。遥尊唐玄宗李隆基为太上皇。全国各地仍然效忠于大唐王朝的各地官员将领也认同了这件事。从此以后皇帝政令都是从灵武发出。太上皇李隆基彻底成为了孤家寡人躲在四川以避祸乱。

最新文章